通知
此博客运行在jpress系统上,如果你喜欢此博客模板,请加QQ群:1061691290(whimurmur模板/jpress插件),免费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409人浏览 / 0人评论 | 作者:whisper  | 分类: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作者:whisper

链接:http://proprogrammar.com:443/article/123

声明: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章节总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日俄战争”政府卖国
    (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清末“新政”的破产;

     (1)新政内容:
    政治上:设立商部和学部
    经济上:奖励工商
    文化上:废除科举
    军事上:建立新军
     (2)立宪组阁阴谋破产——1911 年 5 月组成皇族内阁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2)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上书李鸿章——由改革转向革命
    (2)创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明确武装革命的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宣传工作——三位巨匠四本著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2)组织工作——革命团体与政党
    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政党: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新阶段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有进步意义。但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不能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核心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重大意义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同盟会的反清起义
    第一次:萍、浏、醴起义;
    其他: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等;
    影响最大: 1911 年广州黄花岗起义
    (2)保路风潮:以四川为最烈,“成都血案”。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第一枪: 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
    封建帝制覆灭: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
    结局: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
    原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一方面,组成人员: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另一方面,制定的政策: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进步性:
    第一,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局限性:
    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第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政治)
    第二,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政治)
    第三,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思想)
    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社会)
    第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外部)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第一,在政治方面,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第二,在经济方面,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

    北洋军阀的性质和割据的原因

    (1) 统治时间: 1912 年北洋政府建立-1928 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2)性质: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
  (3)阶级:大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
  (4)靠山:外国帝国主义
  (5)原因:内因——中国的封建经济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外因——帝国主义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失败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二次革命: 1913 年,军事失利,失败;
    (2)中华革命党: 1914 年,组织中华革命党反袁,社会影响小;
    (3)护国运动: 1915 年,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4)护法运动: 1917-1918 年,军阀勾结,失败。
    护法运动的失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主观原因: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

    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
    (1)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2)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
    (3)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亲爱的读者:有时间可以点赞评论一下

点赞(0) 打赏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