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此博客运行在jpress系统上,如果你喜欢此博客模板,请加QQ群:1061691290(whimurmur模板/jpress插件),免费下载使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3366人浏览 / 0人评论 | 作者:whisper  | 分类: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作者:whisper

链接:http://proprogrammar.com:443/article/163

声明: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真理的客观性,自由与必然。

    框架图

    章节概要内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结构、特征和类型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结构

    ①总说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②概念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③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实践的基本类型

     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第一,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 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第三, 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 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都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 这是两种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理论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①概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因为感性认识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具有不深刻这一局限性,所以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②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的。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从认识到实践

    (1)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基本条件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经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完成。
    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说它“又没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

    ① 内容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②方法论

    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3)方法论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与谬误

    (1)概念

    由于真理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2)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3)方法论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 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 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价值的概念、基本特性及价值评价

    价值及其基本特性

    (1)价值的概念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价值的基本特性

    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的概念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2)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到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然而,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 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从必然走向自由

    自由与必然

    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 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自由的条件

    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是在不断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的,也是在不断解决自由与必然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践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

    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 旧理论、 旧模式、 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 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其中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
    它们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第三,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章节内容小节

    认识论

    1.认识的基础:实践;
    2.认识的本质:能动;
    3.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往复;
    4.认识的目的:追求真理,实现价值。


亲爱的读者:有时间可以点赞评论一下

点赞(1) 打赏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