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此博客运行在jpress系统上,如果你喜欢此博客模板,请加QQ群:1061691290(whimurmur模板/jpress插件),免费下载使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项突破

4945人浏览 / 0人评论 | 作者:whisper  | 分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作者:whisper

链接:http://proprogrammar.com:443/article/406

声明: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体系

    专题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旧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三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改造
    专题四 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旧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结构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考点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的侵略特权

    1.领土主权:割地赔款;
    2.领海主权:在领海与内河自由航行;
    3.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
    4.关税主权:协定关税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二、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 半殖民地(政治上)
    1.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不再是独立国家)
    2.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有形式上统一的中央政权;
    3.中国人民顽强、 持久的反抗;
    4.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没有沦为殖民地)
    (二) 半封建社会(经济上)
    1.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占据主体。

    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外部) ——决定了首要敌人和任务是反帝
    2.封建势力→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政治) ——政治上反对地主和官资统治
    3.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封建根基仍在; (经济) ——经济上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地主→ 农民)
    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软弱性; (经济) ——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5.多种因素→政、 经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社会)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6.两重压迫→三座大山压迫。 (社会) ——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四、 近代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考点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外部)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内部) 。 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两“民” 的任务决定近代史) ;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两“富” 的任务决定现代史) 。
    两个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 创造必要的前提; (先站起来)
    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再富强起来)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两大历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 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 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创造了前提, 开辟了道路。

    考点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 地主阶级
    1.林则徐: 《四洲志》 ,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 《海国图志》 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总结: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西方侵略。
    (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派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君主立宪制) 、 经济学说。
    2.戊戌维新变法期间, 严复在《救亡决论》 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 的口号。 翻译《天演论》 提出“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为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提供思想指导。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 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点4: 《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

    一、 《天朝田亩制度》 的内容及其评价

    (一) 内容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二) 评价
    1.进步性: 《天朝田亩制度》 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2.局限性:没有超出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且并未付诸实施。

    二、 《资政新篇》 的内容及其评价

    1.地位: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内容的社会发展方案;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局限性: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未能付诸实施。

    考点5: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第一,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第四,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第二, 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三, 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第四,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及其失败表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考点6:洋务运动及其失败

    一、 洋务运动的概况

    (一) 背景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二) 目的
    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三) 举措
    第一, 兴办近代企业; (先发展军事工业, 后发展民用企业;这些民用企业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
    第二, 建立新式海陆军;
    第三,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四)作用
    1.经济上:提出“自强”“求富” 的主张, 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思想文化上:洋务运动中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 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社会思想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考点7:戊戌维新运动及其失败

    一、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 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 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 民主、 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考点8: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及三民主义学说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 宣传工作——三位巨匠四本著作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提出革命的重要性,驳斥了改良
    邹容: 《革命军》 ——号召青年参加革命军
    陈天华: 《警世钟》 《猛回头》 ——揭示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2) 组织工作——革命团体与政党
    团体: 1894年兴中会(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政党: 1905年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新阶段

    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二)舆论阵地
    孙中山《民报》 (革命派)与康有为《新民丛报》(改良派)
    (三)核心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民族(民族革命) ;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民权(政治革命) ;
    第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民生(社会经济革命) 。

    三、三民主义学说

    (一)民族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 即民族革命, 包括“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 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政策;二是追求独立, 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
    局限:一方面,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放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另一方面, 革命派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 结果就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 导致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
    (二) 民权主义
    内容:民权主义, 即政治革命, 内容是“创立民国” ,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民权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三)民生主义
    内容:民生主义, 即社会革命, 指的是“平均地权” 。
    局限:革命派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 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 避免社会危机。 但是, “平均地权” 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 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很难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考点9:辛亥革命的背景、成果及其失败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二、辛亥革命经过及成果

    1.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影响最大的起义, 辛亥革命前奏;
    2.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导火索;
    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4.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覆灭;
    5.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6.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进步性:
    第一, 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2)局限性:
    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不反帝)
    第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不反封)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政治)
    第二,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政治)
    第三,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思想)
    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社会)
    第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外部)

    四、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主观原因:由于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1)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五、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 辛亥革命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但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
    第二,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 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
    第四, 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

    各阶级各阶层探索之比较

    专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结构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考点10: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一、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提倡个性解放, 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实行文学革命。
    (二) 基本口号
    民主和科学, 即“德先生” (Democracy)和“赛先生” (Science) 。

    二、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变化)

    第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切中时弊的。 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时候, 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第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批判孔学,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的思想闸门。 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 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 而且是无法遏制了。
    第三, 正因为如此, 在那时, 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 前进的, 革命的。

    三、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 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从根本上说, 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 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但是, 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 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 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 所造成的国民性, 是不可能的。
    第三,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 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他们使用的方法, 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考点11: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

    一、 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它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 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第一,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李大钊著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第二, 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四运动之后)
    第三,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 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 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李大钊著作《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利》

    二、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一) 背景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 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壮大;
    其次, 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最后, 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 发生发展
    1919年5月4日, 爱国学生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而6月5日后, 发展为工人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三、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四、 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摘编自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一) 重要性
    五四运动, 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 捍卫民族尊严、 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二) 历史意义
    (1) 五四运动, 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2)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 革命文化、 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考点1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 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 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 除自然科学外, 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旧式的农民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 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的发展进步, 客观上要求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 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 自身解放的光明的道路, 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考点1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国民党一大及新三民主义

    (一)国民党一大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二) 新三民主义及其特点
    民族主义方面, 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方面, 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民生主义方面, 在“平均地权” 基础上增加“节制资本” , 强调“耕者有其田” 。
    “反对帝国主义” 和“节制资本” 的口号已表明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理想, 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反对帝国主义” 和
“耕者有其田” 的口号, 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 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 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 。 因此,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 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
主义” , 也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二、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一)过程
    1925年5月, 以五卅运动为起点, 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同年7月1日, 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1926年7月, 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与此同时, 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也日益高涨。
    1927年, 蒋介石、 汪精卫发动“四一二” 和“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最终失败。
    (二)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说:
    一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 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是由于蒋介石集团、 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 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朋友)
    二是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 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领导)
    从主观方面来说:
    一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二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 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考点1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 八七会议

    (一) 内容
    第一,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第二,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第三, 会议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二) 意义
    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 八七会议及时召开, 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 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二、 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和《井冈山的斗争》 :
    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红军、 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3.《反对本本主义》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提出了“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 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的重要思想, 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 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考点15: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严重挫折

    一、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一) 《井冈山土地法》 和《兴国土地法》
    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即《井冈山土地法》 , 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 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 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兴国土地法》 将“没收一切土地” 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 这是《兴国土地法》 的一个原则性改正, 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以及土地法令、 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大革命失败后, 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 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 的急躁情绪。王明等人的“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 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其最大的恶果, 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 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考点16:遵义会议以及总结历史经验

    一、 遵义会议

    (一) 时间、 地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在贵州遵义召开。
    (二) 主要内容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三) 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二、 总结历史经验, 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第一, 1935年12月, 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的报告, 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第二, 1936年12月, 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部著作, 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 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第三, 1937年夏, 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 《矛盾论》 ,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所进行的理论工作, 对党的政治路线、 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 从思想上、 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 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17: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战

    一、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武装侵占中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一二·九运动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 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北京) 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等口号, 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事变以后, 日本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 直至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 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

    考点18: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 , 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首先,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其次, 批判了“左” 倾关门主义错误, 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最后, 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决定用“人民共和国” 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23日, 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第一, 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它不仅包括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 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 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 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
    第三, 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发展和壮大, 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19: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 国民党在抗日的正面战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 武汉失守, 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 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 失败而结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 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1939年1月,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 限共、 溶共、 反共” 的方针。

    二、 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屡战屡败的原因

    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 是在敌我力量对比上, 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主观原因, 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 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考点20: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 全民族抗战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即人民战争路线。1937年8月,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提出要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1) 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2) 改革政治机构, 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
    (3) 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二、 《论持久战》

    (一)内容
    1938年5月至6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的讲演, 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 集中全党智慧, 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1.毛泽东科学论证了中日之间的四个矛盾, 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 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2.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其中, 战略相持阶段, 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二) 意义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 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 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 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战争爆发后不久, 八路军即开赴前线。 最初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走势。

    三、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一) 坚持抗战、 团结、 进步的方针
    第一,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第二, 坚持抗战、 团结、 进步, 反对妥协、 分裂、 倒退。
    第三,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 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 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共产党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同顽固派作斗争时, 坚持有理、 有利、 有节的原则。

    考点2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建设

    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 原则, 即共产党员、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
    加强政权建设, 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二、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为了克服根据地的严重困难,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 保障供给” 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的号召。

    三、毛泽东对历史兴亡周期率问题的回答

    毛泽东在回答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岀“其兴也浡焉, 其亡也忽焉” 这个历史兴亡周期率的问题时讲过: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

    考点2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延安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一)主要成果
    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共产党人〉 发刊词》(1939年)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年) 、 《新民主主义论》 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
    (二) 理论贡献
    首先, 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依据和路线
    其次, 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论》 ——纲领
    最后,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指出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共产党人>发刊词》 ——经验

    二、延安整风运动

    (一) 展开
    1941年5月, 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1942年2月, 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的讲演, 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二) 意义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三、 中共七大

    (一) 概况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毛泽东在会上作题为《论联合政府》 的书面报告和《愚公移山》 闭幕词。
    (二) 内容
    一是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我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二是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自我批评的作风。
    三是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 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 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考点狂背 2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原因

    一、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第一, 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第三, 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 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 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中国战场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 使之不敢贸然北进, 又不能全力南进, 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并为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作出了伟大贡献。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考点24: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 国民党假和平、 真内战的方针

    意图在于:
    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 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
    二是诱使中国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
    三是如果谈判不成, 即放手发动内战, 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的方针

    1945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 民主、 团结” 的口号;赴重庆谈判, 并于1945年10月10日与国民党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即双十协定。

    三、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内容

    1946年1月10日,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上,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 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 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 宪法草案、 军事问题五项协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 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 确定了国会制、 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
    政协的上述协议及其他协议, 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 有利于和平建国, 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它激起了亿万善良的中国人对于实现和平、 民主、 团结、 统一的热烈期望。

    考点25:第二条战线的发展与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一、第二条战线的发展

    (一) 定义
    在国民党统治区, 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 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二) 原因
    (1) 政治上:国民党政府官员们的贪污腐败;
    (2) 军事上: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 经济上: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二、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一)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后, 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 。
    在政治上, “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在经济上, “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 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实行的方法, 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他们所提倡的, 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 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二)幻灭的原因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不通。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 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考点26: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的发展

    一、土地改革

    (一)过程
    1946年5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史称《五四指示》 ) ,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
    1947年7月至9月,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二)意义
    土地制度改革, 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 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 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 经过这个运动, 农民进一步认识到, 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
    这就为打败蒋介石、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解放战争的发展

    第一, 1946年6月26日, 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 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第二,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 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第三, 1947年10月1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 提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的口号。
    第四, 1948年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无论是战争的规模还是取得的成果, 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第五,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三、毛泽东对解放战争走向的分析

    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 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 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 人心的向背, 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在这方面, 我们占着优势。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 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 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考点2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一、 历史背景

    1949年3月, 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二、 主要内容

    第一, 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第二, 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 采取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 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第四, 告诫全党, 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 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 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 据此, 他提出了“两个务必” 的思想,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 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三、 历史意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 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作了政治、思想、 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

    考点28:中国革命的胜利

    一、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 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
    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人民政协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9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 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备工作胜利完成。
    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以下简称《共同领》 ) , 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共同纲领》 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第一, 工人、 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第二,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第四,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 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 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 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 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创造了前提, 开辟了道路。

    专题三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改造

    专题结构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点29: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概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社会性质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但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二)政治制度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三)经济制度
    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四)文化制度
    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二、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已经开始实行了。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这样的认定,实际上就是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来了。

    考点30: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与步骤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的历史意义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确立。
    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专题四 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结构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点31:“第二次结合”的提出与中共八大

    一、 “第二次结合” 的提出

    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 方针、 政策。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二、 中共八大

    (一)主要内容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 和“有法必依” ;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二)意义
    中共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中共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考点32:《论十大关系》 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 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论十大关系》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主要内容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讲话,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解决不同矛盾的具体方法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 原则和办法。 主要有:
    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 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三)意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考点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南方谈话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文,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注意和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纠正长期以来的“左” 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冲破长期“左” 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的讲话,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四、 南方谈话

    (一)主要内容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重要论断。
    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 标准。
    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二)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考点3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方针政策、 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二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第三,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 改革、 发展。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 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亲爱的读者:有时间可以点赞评论一下

点赞(0) 打赏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