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此博客运行在jpress系统上,如果你喜欢此博客模板,请加QQ群:1061691290(whimurmur模板/jpress插件),免费下载使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项突破

5746人浏览 / 0人评论 | 作者:whisper  | 分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标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作者:whisper

链接:http://proprogrammar.com:443/article/403

声明: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体系

    专题一 当代国际总格局
    专题二 当代世界经济
    专题三 当代世界政治
    专题四 当代世界中的发展中国家
    专题五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

    专题一 当代国际总格局

    考点1: 世界多极化

    一、 深刻变动中的世界★

    ①维护与破坏国际秩序的正面和负面因素并存。
    ②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深入发展。
    ③改革发展稳定是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在国家治理中面临的问题。
    ④文明交流不断拓展。

    二、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

    ①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 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②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 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 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 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
    ③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 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专题二 当代世界经济

    考点2: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一、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各地区相互依存、 相互开放,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
    主要体现:
    ①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②有利于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
    ③有利于科技的全球性扩张。
    ④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①加剧了国际竞争, 增多了国际投机, 增加了国际风险, 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②在经济全球化中, 由于实力不同,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 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 因此,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 越来越被“边缘化” , 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
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 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发展中国家则应当审时度势、 趋利避害, 制定正确政策,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发展自己。

    问题补充

    如何应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 趋势?

    第一, 面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 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思想, 坚持各国共享机遇、 共迎挑战、 共创繁荣。
    第二, 各国应加强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 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和国际规则, 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 共同推动世界发展繁荣。 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三, 合理分配经济全球化红利, 让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让不同国家、 不同阶层、 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应重视收入分配、教育培训、 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 提高劳动者报酬, 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考点3:综合国力竞争

    一、 国家实力

    1.物质构成(硬实力)
    ①人口数量; ②地理环境;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力量
    2.精神构成(软实力)
    ①政府的质量; ②国民的士气; ③社会凝聚力; ④外交的质量; ⑤文化吸引力。

    二、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内容

    ①经济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中心内容。
    ②国际政治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目标。
    ③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④军事力量仍是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威慑性的手段。
    ⑤文化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
    ⑥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内容。

    考点4:社会信息化

    一、 社会信息化及其影响

    ①社会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把社会的最基础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
    ②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③信息化正在深刻影响着每个产业的发展, 促使传统产业不断改造、 升级和转型, 又衍生触发许多新的产业。
    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⑤社会建设和管理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发生巨大变化。
    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二、 全面建设和运用互联网

    ①以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
    ②以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③借助网络、 平台、 智能化推进社会建设。
    ④以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⑤以网络安全问题为重要切入点, 参与全球治理。
    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考点5:文化多样化

    一、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②文明是多彩的,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③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④文明是包容的,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⑤文明是发展的,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

    二、 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①中华文明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 是对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 和“魂”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

    问题补充

    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

    第一, 一部人类发展史, 也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 不同历史和国情, 不同民族和习俗, 孕育了不同文明, 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 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 真正的文明之间不应也不会发生冲突对抗,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 应相互尊重, 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这才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和谐共处之道。
    第三,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 只有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 加强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致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和谐共生, 世界文明才能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更加充满生机、 充满活力。 也只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才能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 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专题三 当代世界政治

    考点6: 中国与大国的关系

    一、 中美关系★

    ①新型大国关系: 不冲突、 不对抗, 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
    ②现在,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 各种挑战层出不穷, 各国利益紧密相连。 零和博弈、 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 同舟共济、 合作共赢成为时代要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更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勇于担当, 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
    ③特朗普政府无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打着“美国优先” 的旗号, 对华挑起大规模贸易战, 企图破坏中国在全球产业链、 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 此举是对自由贸易的扭曲, 对多边主义的挑战, 也势必伤及全球产业链上各方利益, 包括美国有关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④塑造一种推进务实合作和建设性竞争、 有效管控风险、 防范重大冲突的中美关系, 仍是中国对美外交的基本方向。

    二、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保障。 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宗旨和原则指导下,我们很快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剩余边界问题, 进而建立起平等信任、 相互支持、 共同繁荣、 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和平、 安全、 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问题补充

    一、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 40年来, 中美关系历经各种风雨, 取得巨大发展。 如何看待这一历程?

    第一, 互利合作是唯一选择。 40年来, 两国从彼此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 中美贸易摩擦一年多来, 双方都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事实说明, 中美合作才能造福两国、 惠及世界, 摩擦只会两败俱伤、 全球受害。
    第二, 开放融合是正确方向。 中美两国已经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 产业链、 供应链和价值链深度联接的利益共同体。 要彼此“脱钩” 和“关门”既不理智, 也不现实。 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对包括美国在内所有国家的开放, 同时也希望美国对中国敞开大门, 减少各种不合理的限制。
    第三, 冲突对抗没有出路。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 社会制度、 发展道路、 现实国情不同, 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 稳妥处理。 美方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别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更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从来无意改变美国, 美方也不应总是寻求改变中国。 两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 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关键是要以包容的心态尊重对方的发展权利, 欣赏对方的发展成就。
    第四, 共担责任是历史潮流。 美国有人担心中国要取代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这既是对中国的战略误判, 也是对自身缺乏自信。 中国乐见美国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今天的世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 共同承担国际责任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愿意承担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

    二、 如何看待“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第一,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关系, 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中俄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定支持对方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权益, 树立了大国、 邻国关系典范。
    第二, 中俄互为重要经济合作伙伴, 在资金、 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互补。 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 迎来更大发展的新机遇。
    第三, 中俄进一步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是促进国际公平正义、 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 是两国共同发展繁荣的需要, 也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考点7: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塑造和引领国际规范理念。 这突出表现在:
    首先, 中国加强了主场外交的力度, 通过自主平台进行价值和理念提议。
    其次,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呈现出从逐步融入到塑造和创新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承认现有西方国际体系的基础上, 开始了加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然而, 中国自身在既有国际社会中的规范设置和话语权力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不相称的。
    因此, 从融入到强调自主, 塑造成为当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规范创新方面的重要变化。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日益增强, 特别重要的是, 中国所提倡的制度体系,开始成为近些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发力点。最后, 中国还十分注重新兴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

    考点8: “一带一路”

    一、 “丝路精神” 的内容

    新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①和平合作。 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 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 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 而是宝船和友谊。 一代又一代“丝路人” 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 和平的桥梁。
    ②开放包容。 不同文明、 宗教、 种族求同存异、 开放包容, 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 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 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③互学互鉴。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 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这是交流的魅力、 互鉴的成果。
    ④互利共赢。 在这条大动脉上, 资金、 技术、 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商品、 资源、 成果等实现共享。 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这段历史表明, 无论相隔多远, 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 坚持相向而行, 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 共同发展之路, 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二、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的原因

    从历史维度看,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 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 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从现实维度看, 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 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 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 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 地区热点持续动荡, 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治理赤字, 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问题补充

    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 如何“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第一,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第二,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
    第三,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考点9: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一、 传统安全的内涵

    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 它是以国家主权的维护为核心, 涉及政治、 军事、 外交、 情报等领域。

    二、 非传统安全的内涵

    主要是指除军事、 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安全问题, 包括经济安全、 信息安全、 生态安全、 恐怖主义、 环境污染、 民族宗教冲突和高危传染性疾病等。

    三、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不仅相互依存、 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相互牵制,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考点10: 联合国

    一、 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 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促成国际合作“等。

    二、 联合国的原则

    各国主权平等, 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 等等。

    三、 联合国的作用★

    ①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 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
    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③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 如环境、 人口、 生态、资源等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联合国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强。

    专题四 当代世界中的发展中国家

    考点11: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一、 发展中国家的内涵

    也称第三世界国家, 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 独立后经济落后, 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 受剥削、 受压迫地位的亚非拉国家。

    二、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①历史上有着相同的遭遇。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 同时又面临着共同的任务。
    ③都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④是反对殖民主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基本力量。

    三、 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①第三世界的崛起, 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③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 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 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
    ④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逐渐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 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考点12: 南北关系和南南合作

    一、 南北关系

    1.含义
    是指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 经济关系。
    2.根本特征
    “二战” 后已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 它的根本特征是南北双方不公平、 不合理、 不平等的关系。
    3.新的特点
    ①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地位下降。
    ②南北关系中的政治因素上升。
    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④一方面, 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 新材料、 新能源的不断涌现及产业集约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依赖性减小;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
    4.根本举措
    ①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加强南南合作, 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 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③推动南北对话, 改善南北关系。

    二、 南南合作★

    1.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 相互间的合作即南南合作。
    2.新的特点
    ①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
    ②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③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 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3.主要形式
    ①区域性的经济合作。
    ②贸易合作。
    ③货币金融合作。
    ④技术合作。
    4.意义
    ①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 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 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②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促进政治、 外交上的一致性。 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 对于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 将产生重要影响。
    ③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 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
    5.习近平就新时期南南合作提出的建议
    一要致力于探索多元发展道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要坚定信心, 坚持走自主选择、 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彼此分享治国理政成功经验, 把能力建设作为重点, 挖掘增长潜力, 破解发展难题, 增进人民福祉。
    二要致力于促进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我们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推动经贸、 金融、 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环保等领域合作齐头并进, 提高发展中国家整体竞争力。
    三要致力于实现务实发展成效。 我们要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为突破口, 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机制作用, 集中力量做成一批具有战略和示范意义的旗舰和精品项目, 产生良好经济、 社会、 环境效应, 为南南务实合作增添动力。
    四要致力于完善全球发展架构。 我们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巩固多边贸易体制,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实现发展授权, 扩大同发达国家沟通交流, 构建多元伙伴关系, 打造各方利益共同体。

    专题五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

    考点13: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 内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二、 依据★
    根本依据在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面临的世情。
    ①中国自身的国情
    a. 历史依据。 追求和谐、 珍视和平历来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取向。
    b. 现实依据。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c. 制度依据。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主张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②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
    世界多极化加快发展, 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使得不同社会制度、 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间的关系从“零和” 关系转变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世界已是一种“利益共同体” 。 任何国家哪怕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单打独斗, 任何国家的行为不仅事关自己, 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对话与合作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 后起国家依靠和平方式实现振兴成为可能。尽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霸权主义对新兴国家的遏制政策越来越难以奏效。 实现和平发展, 是历史为中国提供的机遇。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考点14: 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一、 内涵
    ①政治上, 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建设各国和谐共处、 公正、 民主的世界。
    ②经济上, 提倡进行互利合作, 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
    ③文明方面, 提倡不同文明开展对话、 取长补短,倡导开放、 包容的精神。
    ④安全方面, 提出实行全球新安全观, 建立和平、稳定的世界。
    二、 依据
    ①建立和谐世界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②推动建立和谐世界, 是为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③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外交领域的延伸。
    三、意义
    ①丰富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深化了我国对外战略的基本主张。
    ②表明中国将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法制、 制度化建设的结合。
    ④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问题补充

    如何理解“中国提倡的改革不是要将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推倒重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与完善”?

    第一,中国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是为平衡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促使其更好发挥作用的负责任之举。
    第二,中国一贯主张全球经济治理要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体现协调、合作、公平、均衡的精神,确保各国广泛参与,特别要继续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 世界各国无论大小、 强弱都应按照权责共担、权责相应原则, 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中国将在创新合作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方面不断探索, 以让全球治理更加合理、 公平。

    考点15: 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①外交理念有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并提出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12字精神” , 其中突出了“共赢”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宣示维护领土主权坚定信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重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 强调要坚守底线,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
    ③凸显对外政策主动性。 近年来中国外交十分活跃,习近平主席足迹遍及亚、 非、 欧、 美四大洲, 出席多场重大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 在国际舞台上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首提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
    ⑤高度关切非传统安全。
    ⑥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中共十九大上,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问题补充

    如何看待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外交工作的“定盘星”。 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和优势。 70年来,外交工作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全面执行党的路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外交工作始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为民族自立树立新典范。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底色和原则。无论国际形势多么复杂严峻,中国外交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政策立场,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脚走路;始终将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坚持和平发展,为世界和平贡献新力量。 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的根本方向。在维护核心利益前提下,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着眼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四,坚持合作共赢,为国际关系探索新路径。 合作共赢是中国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外交理念和倡议,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方针政策等,都以合作共赢作为核心原则和实现路径。

    考点1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的内涵

    ①时代主题观和国际格局观。
    ②树立“地球村”理念。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略和总目标。
    ④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的意义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是全球化时代条件下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实践新局面。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是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亲爱的读者:有时间可以点赞评论一下

点赞(0) 打赏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