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此博客运行在jpress系统上,如果你喜欢此博客模板,请加QQ群:1061691290(whimurmur模板/jpress插件),免费下载使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4703人浏览 / 0人评论 | 作者:whisper  | 分类: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作者:whisper

链接:http://proprogrammar.com:443/article/198

声明: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商品的二因素,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剩余价值率,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框架图

    章节概要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3)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2)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2.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
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
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
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 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其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其三,阻碍技术的进步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总说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2)定义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商品拜物教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使商品生产者认为商品、价值乃至货币似乎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性,商品生产者听凭商品、价值、货币运动的摆布,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3.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从 17 世纪中期到 18 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 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增殖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

    1.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在这里, 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这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2.剩余价值的实质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 剩余价值(m)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v)。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剩余价值率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m’ = m/v。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m’ =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日 8 小时 4 小时 4 小时
    劳动日 9 小时 4 小时 4 小时+1 小时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日 8 小时 4 小时 4 小时
    劳动日 8 小时 3 小时 1 小时+4 小时
    (2)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6.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但是,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 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它们参加产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因此,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 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在这里,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1)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3)资本积累的后果
    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3.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 c : v 来表示。
    4.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
    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痼疾。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最终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1)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2)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2.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 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构成。

    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问题。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v )和凝结在产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m )。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I 部类和第 II 部类。 第 I 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 部门构成,第 II 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 社会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两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 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 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 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
    2.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 生产成本(即 c+v )与平均利润之和 。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进行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农业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资本家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 资本家之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马克思两大原创发现)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 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资本主义法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政党制度的类型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第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 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亲爱的读者:有时间可以点赞评论一下

点赞(0) 打赏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